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天安门母亲

栾沂纬,1954年6月5日生,山东人,毕业于四川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生前是内蒙古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工程师,遇难前在北京邮电学院进修。 1989年6月4日凌晨在北京长安街南池子腰部中弹,经同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差一天就是他35岁生日。 妻子陈梅,1956年生,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第一中学英语教师,现退休。女儿栾玥瓯,1985年5月生,现在美国。 1989年6月4日丈夫遇难,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陈梅险些被击垮。她不仅为失去亲人而痛苦,同时还要承受外界和生活的压力。她曾多次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但一看到年幼的女儿和年迈的母亲,脆弱的心又变得坚强起来:无论如何也要挺下去!...
石岩,男,1962年生,辽宁大连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生前是北京空政文工团的大提琴演奏员。1989年6月4日凌晨头部中弹,被红十字会救护车送至北京人民医院,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于八宝山火化,年仅27岁。五年后骨灰送回老家大连,安葬在大连龙山纪念园。 父亲石峰,原辽宁省大连市文化局艺术顾问及作曲,现退休; 母亲韩淑香,大连市中心医院外科大夫,现退休; 大姐,辽宁省歌剧院大提琴手,现病休; 大姐夫,辽宁省国家安全局,离职; 二姐,大连外国语学院学生,已故; 石岩1989年5月1日结婚,妻子在中央电视台工作。 这是个艺术之家,幸福美满,令人羡慕。然而六四的一声枪响,改变了一切。...
美国之音: 天安门母亲和中国梦 丁子霖 说:“今年公开信,你看第一个不是丁子霖,是尤维洁。她是我们群体找到的第三家。今年这个事情,我不能给你们挡在前面了,你(尤维洁)是第一个,你要有思想准备。5月31日,中英文同时公布, 中国人权 帮我发新闻稿,帮我们翻成英文,你(尤维洁)就要准备接受采访了。”
1989年6月,中国政府暴力镇压了要求民主、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六四”惨案。在“六四”惨案25 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当局通过刑事拘留和其它手段,变本加厉地打压民众对六四事件的纪念和反思。由六四惨案的幸存者和死难者家属组成的“天安门母亲”群体,拒绝这种强迫失忆,通过视频发出心声,以此纪念“六四”25周年。 近几个月来,中国当局对“天安门母亲”群体的骨干成员进行了严密监控,防止她们接受国际媒体的采访。尽管如此,她们仍然设法发表了记录“六四”屠杀的探访纪实系列文章,记录了她们的亲人被中国军队枪杀的经过。这些新披露的探访纪实是“天安门母亲”成员在 2013年秋不畏劳累、...
肖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86级学生。1989年6月5日已购得回成都的火车票,下午2点10分行至南池子南口,被戒严部队的子弹从后背穿过前胸,众多民众用平板车将其送到公安医院抢救,2点55分死亡。 我们从广州、南宁看望难属后,将到此行的最后一站——赴四川看望生活在那里的难属。从南宁到成都坐火车每天只有一班车次,需要32个小时途径广西、贵州至四川,沿途均是高山大岭,这是一趟比较难行的旅程。 我们10月19号中午离开南宁,到四川成都已经是第二天晚上近9点了。住宿是在网上订的,考虑到走访的路线,先要去看望住在成都市区的肖杰的父母肖宗友夫妇,还要了解有关重庆酉阳陈永廷家的情况。...
我们去李显远家前,给住在武汉汉阳区的伤残者孔维真打了电话,告诉他我们是从北京来的难属,请他到李显远家来一趟,我们有事情要找他。在我们到了一个小时后听见敲门声,他到了。 他身高有一米九几,手里拄着一根拐杖,虽然他的个子很高,有点顶天立地的感觉,但从他脸上的表情却可以看出,他其实是一个很纯朴、很实在的人。 见到他,齐国香赶紧搬来凳子让他坐,她和李显远对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她对我们说,孔维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小伙子,每年春节时,他都会来看望他们两家——其实,他的腿不好,根本不能走长路。 孔维真受伤后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几年内做了十三次手术,腿虽然保住了没有截肢,但是再也不可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了...
下午,从孔维真家回来,我和郭丽英还没有走到武汉化工学院门口,就看见齐国香迎面走过来,她是来接我们的。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为人诚恳,善于帮助别人,和她接触会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走进学院门口,不到三十米就是一个高台阶。沿着台阶上去,映入眼前的是一座教学楼,楼的右侧是一条东西方向的水泥马路,路的两边都是树。马路的左侧应该是学校的教学区域,由于被树木和楼挡着,里面的面貌难以窥见;马路的右侧是一片地势比较低的区域,沿着这条马路往纵深走,走到右侧有台阶的地方,沿着台阶下去是学校的图书馆,再往东走就是教职员工的住宅区了。 刘洪涛,男,遇难年龄18岁,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系88级(40882班)本科生。...
我和郭丽英从仙桃市采访难属回到武汉后,接着要从武汉坐大巴去湖北咸宁市通山县看望住在那里的难属金亚喜,她的儿子程仁兴遇难于六四大屠杀中。 程仁兴,男,遇难年龄25岁,武汉华中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87级双学位毕业生。1989年6月4日凌晨于天安门广场国旗旗杆下腹部中弹,送北京人民医院,因未能及时抢救,流血过多死亡。这是我们所知第一位死于天安门广场的死难者。 对于他的母亲金亚喜女士,我们手里只有一张她与子女站在一起的照片;照片年代已久,模糊不清。我们历年都是通过她的长子程先任联系;她的长子几年前因患癌症去世后,其妻子夏细亚和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

页面

订阅 天安门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