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杜导斌:给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乔迁的贺辞

2013年12月30日

 

昨天,有一个声音问我:有没有比今天中国律师所面临的更艰难的?

我答道:“有!"

今天中国律师的处境,既不比甘地当年所面对的更复杂,也不比马丁.路德.金的处境更凶险,也不比纳尔逊.曼德拉所面对的更艰巨。

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理性、自由与野蛮、暴力、专制不断角力的历史。中国是东方专制主义的顽固堡垒,同时也是孔孟之道得以产生和被长期信奉的国度。在两千余年的漫长历史中,儒家微弱的理性一直是无边黑暗里约束野蛮暴政的一星希望烛火,难以数计的儒士选择以弘道为志,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为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

诚如贺卫方先生所言,今天的中国律师承接了儒家的国士之风。富于良知的律师们如同孔孟当年,怀抱强烈的使命感,面对“别黑白而定一尊”的藐视一切正义及法律的强权,律师们不是畏缩不前,而是选择了献身于道的担当。律师们温柔敦厚,却当仁不让,在法庭内外不断地抗争,一厘米一厘米拓宽自由的空间。律师们的学识、勇气、毅力、决心成为这个普遍堕落年代里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给无数在强权蹂躏下辗转呻吟的弱者送去有力的支援,重燃他们的希望之火,同时也让国人看到这个千年古国走上正义、法治和良好秩序坦途的曙光。与此同时,在为民请命,扶危济困过程中的各种传奇经历,也让这些勇于担当的律师的人生变得精彩。

然而,如同儒也有柔弱之义,在与有组织强权对话时,当代中国的律师身单力薄。当然,律师们也不是完全孤独的,他们身后有难以数计的如同我这样的拥护者,而提供更及时和管用支持的还是要数律师事务所。事务所是律师们抱团取暖的地方,也是中国人权法治的幼芽据以发育成长的温室。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今天的发展壮大昭示,人权法治在中国将会是欣欣向荣的前景,律师业,是转型期中国的朝阳行业。

从尚未见面,仅仅通过短信发过来的热情洋溢的邀请信,我就对周世锋大律师产生了信任和好感。比较深入的接触后,周主任的仁厚、侠义在我心中树立起兄长的形象,建成世界一流强所的努力方向则让人振奋,这是我身体离开而精神上对锋锐所恋恋不舍的深刻原因。刘晓原律师,王宇律师等同仁在我心中留下值得信赖的良好印象,李国清、李奇、马军丰、张立娟、张敏、徐鑫芬、闫松松、张洁等年轻律师则给予我朝气蓬勃、风度翩翩的感觉。总之,我觉得锋锐所是希望之所,是敢于在争取中国人权法治进步的潮头站立之所。

祝愿这一次的乔迁给锋锐所带来更多的机会,祝愿锋锐所会有更大的发展,祝愿所里所有同仁拥有精彩美好的人生。

                           草于2013年12月28日凌晨

 

(《中国人权双周刊》第121期  2013年12月27日—2014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