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海內外190人致函陳水扁 關注燕鵬在台困頓處境

2005年09月23日



    中國人權在台灣民選總統陳水扁獲美國國會人權獎期間,收到一份聯名公開信,要求台灣政府關注滯留在台一年多的大陸異議人士燕鵬的命運。

    這封致台灣民選總統、副總統的公開信(全文附后),由燕鵬的家屬和劉荻、姜福禎等190位大陸及海外知識分子、異議人士聯名發表。信中陳述了燕鵬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對大陸民主人權事業的貢獻與犧牲,2004年6月泅水赴台后被長期關押的淒涼遭遇和目前滯留台灣前途渺茫、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也無法轉赴別處的困頓處境。公開信呼吁台灣政府設立專人處理與協調燕鵬案,根據他本人的意願,幫助他在台灣正常生活與工作,或協助他辦理海外的政治庇護。

    中國人權密切關注燕鵬等大陸異議人士赴台后的處境,曾在2004年11月30日發布韓東方等國內外異議人士聯署的致台灣當局的呼吁信。這封呼吁信發表后,台灣當局有一定的正面回應,燕鵬等人於2005年2月被解除關押,但一直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中國人權呼吁作為民選政府的台灣當局,尤其是曾經為爭取民主和人權受到國際社會廣泛支持的民進黨,能夠在台灣取得民主與人權長足進步的今天,協助排除千難萬險來到台灣的大陸異議人士,妥善安置他們的生活與工作,或積極協助辦理海外政治庇護的必要手續。

    中國人權是由中國的科學家和學者於1989年3月創立的一個國際性非政府監察和呼吁組織,總部設在紐約,在香港設有辦公室。中國人權旨在通過開展研究、教育和其它相關項目的工作,促進普世承認的人權標准在中國得到實現,並推動這些權利在中國受到制度性的保護。

附:大陸政治難民應該得到政治庇護
--海內外異議人士就燕鵬在台尷尬處境
致台灣政府的公開信

陳水扁先生、呂秀蓮女士:
    我們是來自中國大陸和世界各地的一批政治異議人士,我們對大陸異議人士燕鵬因投奔自由而長期滯留台灣的遭遇和困境表示充分關切。我們願意盡快看到台灣政府以積極的態度和決心在本土或者第三國兩個層面的任何一個層面上著手解決這一難題。
    眾所周知,燕鵬的政治身份早已明了。中國大陸知名異議人士燕鵬先生,自80年代中期以來一直投身於爭取民主、維護人權的事業,不僅是山東“廣交友、不結社”朋友,更在山東民主黨公開組黨期間起過重要作用,還曾經為支持陳增祥、聲援謝萬軍被警方傳訊和拘押。燕鵬是大陸最早一批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溝通海內外信息,傳播人權理念的異議人士。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燕鵬先生為接待、資助各地民運朋友,特出資經營飯店,98年在接待民主黨人劉連軍洽談組黨事宜后,被迫關閉。由此可見,燕鵬對推動大陸民運事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令人遺憾的是,燕鵬在政治難民身分得到証實后,仍在民主台灣被久久關押,至今雖然生活處境有所改善,但留台與奔赴第三國的願望始終無法實現,處境十分艱難與淒涼,身心都受到一定程度挫傷。如此遭遇,令在大陸堅守自由理念的異議人士和同道朋友們大失所望。
    眾所周知,台灣沒有難民法和政治庇護方面法規,也沒有相關的積極措施可資借鑒。但是台灣政府是民選政府,台灣是亞洲的一塊自由綠洲,正是鑒於這一點燕鵬才會舍近求遠,冒著生命危險泅水渡海來到台灣。
    眾所周知,自從人類走出中世紀的黑暗和告別兩次世界大戰的苦難之后,民主、人權、自由、平等的價值觀為人類普遍尊崇,為免受政治迫害而尋求政治庇護成為世界之通途。給予燕鵬以應有的政治庇護和待遇,是基於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以及相關條例,每一個體隻要他身處民主自由之地域,都應該毫無例外地享有免於政治迫害和恐懼的權利。陸台關系和障礙不是大陸民運人士的原罪,況且去留之間本來有諸多可以參照的措施。比如「大陸地區人民在台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居留許可辦法」第十九條第三款之規定。
    鑒於以上所述,我們在此提出以下積極措施:明確響應燕鵬的去留意願,無論他願否繼續滯留,都應取得與工作、居住和所有日常生活相關的待遇;應有專人處理與協調此事,使燕鵬得以妥善安置或辦理燕鵬達至第三國。
    貴政府若有專人處理與協調此事,請與我們特別委托的海外(美國)邢大昆先生聯系。
    以上所述各項,懇望台灣政府體察。

    簽名(190人):
大陸部分:(廣西):東海一梟、黎小龍、薛振標、李志友、戚欽宏、吳延強、陳志、梁喜文。(上海):沈繼忠、戴學武、楊勤恆、何永全、李國濤。(江蘇):楊天水、吳越雨、小陶、王思起、李廣。(北京):趙昕、李海、任畹町、齊志勇、劉荻、胡佳、王冶晶、嚴正學、劉正有、王國齊、馬文都、龐青梅、劉京生、陳青林、康玉春。(四川):張明、廖亦武、陳衛、雷風雲、侯多蜀、周志剛、買天讓、文強、黃曉敏、鄧輝、韓斌、曾福洪、馮達勛、朱易平、魯登川、歐陽懿、鄧永亮、游學年、葉路。(浙江):陳樹慶、范子良、來金彪、單稱峰、楊建民、王榮清、毛國良、陳龍德、王東海、徐光、程凡。(貴州):陳西、盧勇祥、李任科、杜和平、徐國慶、方家華、全林志、黃燕明、廖雙元、曾寧、康成、莫建剛。(陝西):傅升、王中陵、張鑒康、高軍生、劉繼。(安徽):王庭金、方草、沈良慶、田中人、候文豹。(重慶):鄧煥武、陳賢英(許萬平之妻)、李運生、王明、何兵、閻家鑫、龍太平、蔣世華、雷元海。(湖北):杜導斌、李衛平、劉飛躍、胡俊雄、萬裡、汪達林、張國堂。(東北):冷萬寶、王文江、楊春光。(湖南):劉建安、楚天舒、謝長發、姚小舟。(河南):劉二安、王冰。
(甘肅):王鳳山、郭新民。(寧夏):陳曉昶。(江西):徐高金。(河北):郭慶海、郭起真、張捷。(福建):林信舒。(內蒙古):丁貴雄。(廣東):趙達功、賴錦東、黃志偉。(山東):孫文廣、牟傳珩、李昌玉、陳增祥、張銘山、王金波、陳青山、史曉東、李協麟、申貴軍、牟孝柏、張霄旭、王欽德、葛樹幫、季波、鄭宏、陳瀾濤、唐建民、慕中山、盧樹義、牛天民、陳延忠。(特別簽名)於傲之、姜福禎。
(家屬代表):鍾顯業
海外部分(按簽名時間為序):劉青、王丹、王策、黃河清、唐元雋、邢大昆、薛超青、孫維邦、陳立群、徐文立、王希哲、傅申奇、陳映潮、連勝德、王有才、鄭欽華、黃華、袁文瑞、水鏡、方圓、袁紅冰、洪哲勝、林乃湘、黃永森、蔣學鳴、FoxDan、費良勇、蔡崇國、孫立勇、劉泰(香港)、各地營救王炳章大聯盟(香港)、胡平、孫維邦、戚惠民、曲世崗、盛雪、易改、陳光明、徐水良、姚振憲、呂京花、張蒨、焦柏固、封從德
執筆:姜福禎

錯誤 | 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国人权 | HRIC

錯誤

網站遇到非預期錯誤。請稍後再試。